新闻动态
草书界“天花板”之作,被朱元璋当作“传家宝”,练好它能避免江湖体!
在练草书之前,我们首先要牢记“用笔不规范,鬼神也难辨”这句话,它能纠正很多人错误的认知,比如“写得快就是草书”“写得让人认不出来就是草书”等。然后,遵循“取法乎上”“循序渐进”的原则,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帖,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练习了。
图片
二王、张旭、怀素的字虽好,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太大,北宋诸家深受“尚意书风”影响,他们的草书抒情性、即兴性丰富,但笔法多有“妄作”。所以,启功认为,如果能以元代“复古”诸家为师,当为“直入晋唐”的一条捷径。
图片
明太祖朱元璋曾收藏一部草书法帖,用笔古意盎然、丰富精谨,法度与意趣兼具,较之赵孟頫、鲜于枢更为细腻脱俗,此作便是边武的《草书千字文》。边武,字伯京,燕京人,元末明初活跃于书坛,与鲜于枢、康里巎巎等并称,他的字得到了元明两朝君王的青睐,太子朱标称其字“矫若惊龙,翩如飞凤,子昂、伯机逊之。”堪为草书界的“天花板”之作。
图片
《草书千字文》全卷纵约35厘米、横超过3米,洋洋洒洒近百行、1000余字,字径大小在5厘米左右,用笔动作更直观、笔路细节可谓纤毫毕现。边武取法于二王、怀素、米芾、鲜于枢诸家,始终遵循草书笔法正脉,临摹其字,可以纠正草书不规范的弊病。
图片
此作深得中锋立骨之妙,起笔方劲如剑出鞘,行笔中锋绞转,腕力震颤显涩劲,收笔重按,较赵孟頫的圆润更多一份骨力,这种“刚劲不失圆转”的笔法,能让学习者避免“软滑无骨”的通病。
结字上善用开合聚散制造张力,如“天”字上横舒展,下部捺画收束,形成上放下载的平衡,左右结构的字高低错落、疏密对比强烈,却不失草法规范。这种“险中求稳”的结字安排则能训练学草者对空间节奏的把控。
图片
章法自然流畅、松紧得宜,墨法上,浓淡枯润随势生发,浓墨沉厚,末笔枯丝飞白又增老辣,墨色变化与情感节奏同步,较刻意“墨戏”更显自然。边武的草书《千字文》兼具法度森严与气势磅礴,既适合初学者练骨力、明草法,又能供进阶者悟“狂草意气”,实为学草者避“柔媚”、得“雄强”的最佳津梁,将它临摹通透,便能“告别”江湖体的困扰了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美国5月核心PPI月率 0.1%,预期0.30%,前值由-0.40%修正为-0.2%
下一篇:没有了